科普园地
精神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药物是重要的“伙伴”,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威胁健康的“敌人”。
一、药物过量与中毒的危害
精神药物过量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震颤、抽搐,甚至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心血管问题。过量服用还可能引起意识混乱、肌张力障碍,甚至癫痫发作等。
二、如何预防药物过量
1. 严格遵医嘱用药: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服药,患者及其家属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2. 妥善保管药物:对于有自知能力的患者,家属应协助患者管理药物,确保用药安全;对于没有自知能力的患者,药物应存放在患者无法轻易获取的地方,防止误服或过量服用,并监督服药过程,确保“发药到口”。
3. 定期复查与调整用药:定期复诊,向医生反馈用药情况,避免长期使用不当剂量引起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
三、识别药物中毒的早期信号
药物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
1. 身体症状:头晕、恶心、呕吐、心跳过快或过慢等;
2. 精神症状:意识模糊、幻觉、极度焦虑或抑郁等。
若出现上述症状或不适,应积极查找原因,可电话联系您的主管医生反馈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四、发生药物过量怎么处理
一旦发现患者药物过量,应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停药并就医:发现药物过量或中毒后,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尽快送医。
2. 提供信息:就医时随同了解病情的家属,并携带所服的药物,尽量向医生提供患者所服药物的名称、剂量及时间,以便快速制定抢救方案。
3. 保持患者安全:在送医过程中,确保患者处于安静、安全的环境中,避免意外伤害。
4. 心理支持:家属应保持冷静,给予患者情感支持,避免加重其心理负担。
五、安全用药,守护健康
药物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使用需谨慎。患者及其家属应提高警惕,科学管理用药,避免药物过量与中毒的发生。通过医患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风险,守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 王丹华 审核:医务部副主任医师 高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