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Science Park

科普园地

科普园地

健康科普专家讲座失眠症疑病症抑郁症焦虑症
健康科普专家讲座失眠症疑病症抑郁症焦虑症癫痫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恐惧症躁狂症癔症自闭症多动症神经官能症成瘾行为心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别让“甜蜜陷阱”吞噬你!拒绝做“小糖人”
健康科普 | 别让“甜蜜陷阱”吞噬你!拒绝做“小糖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18 10:20:45 浏览:70人

 奶茶续命?甜品解压?当年轻人把"糖分自由"当作生活仪式感时,糖尿病已悄然将魔爪伸向20+群体。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超1.4亿,相当于每10人中就有1个"小糖人"!这场甜蜜围剿战,你准备好突围了吗?

一、糖尿病:隐藏在生活中的健康杀手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的高血糖会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攀升,我国更是糖尿病大国,每十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而且还有大量的潜在患者尚未被发现。

二、警惕!这些习惯正在“引爆”糖尿病风险

1. 饮食: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如各类甜食、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这些食物会使血糖和血脂迅速升高,长期如此,胰腺负担加重,胰岛素分泌功能逐渐受损。例如,经常喝含糖饮料,每天多喝一罐(355毫升)含糖饮料,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26%。

2. 运动: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在糖尿病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时间久坐不动,身体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堆积,肥胖随之而来,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缺乏运动者降低30% - 40% 。

3. 作息: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干扰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失衡,进而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和作用。熬夜还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升高血糖水平。一项针对年轻人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是睡眠时间充足者的1.7倍。

三、远离“甜蜜陷阱”的方法

1. 合理饮食:均衡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取,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柚子、草莓等,烹饪方式尽量采用清蒸、水煮、炖等,避免油炸、油煎。例如,早餐可以用燕麦粥代替油条和甜豆浆,午餐增加蔬菜的比例,晚餐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肉。

2. 适量运动: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可将运动分散到每天进行,如每天快走30分钟,或进行20分钟的慢跑、跳绳等。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上班族可以利用午休时间进行简单的运动,如爬楼梯、在办公室做伸展运动等。

3. 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 - 8小时的充足睡眠。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维持内分泌系统的稳定,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作者:神经外科主管护师 张青磊 审核:护理部副主任护师 李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