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在日常生活中,酒已成为许多人放松心情、表达喜悦、庆祝胜利的重要伴侣,尤其是在过节期间,家庭团聚之时。然而,当我们服用某些药物时,酒精可能不再是朋友,而是潜藏的健康杀手。那么,哪些药物和酒不能一起“玩耍”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一、头孢类抗生素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句话可是出了名的。头孢类抗生素和酒精一起服用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这种反应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在体内堆积。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它的积累会引起恶心、呕吐、心悸、胸闷、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及服药后的一周内,应严格避免饮酒。
除了头孢类抗生素,其他一些抗菌药物,例如甲硝唑、奥硝唑,以及呋喃妥因、酮康唑、异烟肼、利福平等,也可能与酒精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因此,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酒亦是绝对不能碰的。
二、降压药
降压药和酒精都在肝脏中代谢,同时服用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酒精会让血管扩张,增强降压药的效果,可能导致血压骤降,让你头晕、无力,甚至休克或心跳骤停。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
三、降糖药
酒精会影响肝脏的糖代谢,导致血糖波动。服用降糖药期间饮酒可能引起低血糖,甚至导致低血糖性昏迷。此外,酒精还可能抑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可要牢记,服药期间千万别碰酒。
四、非甾体类抗炎药
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与酒精同服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酒精会刺激胃黏膜,而这类药物本身也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两者共同作用可能导致胃溃疡或出血。所以在吃这类药时,酒可不是好伙伴。
五、感冒药
许多感冒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需要肝脏中的谷胱甘肽来解毒。酒精会消耗谷胱甘肽,导致解毒能力下降,增加肝脏损伤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引起肝衰竭。所以,服用感冒药期间,酒还是别碰了。
六、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
镇静催眠药如苯巴比妥、安定,以及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等,与酒精同服会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过度镇静、反应迟钝、呼吸抑制,甚至昏迷。因此,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应严禁饮酒。
七、抗癫痫药
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与酒精同服时,酒精可以诱导肝脏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从而加速抗癫痫药物代谢,导致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降低,增加发作的频率。酒精可以刺激大脑神经兴奋性,可能诱发癫痫发作。酒精和抗癫痫药物都可能对肝脏和神经系统产生负担,同时使用会增加这些副作用的风险,如肝功能异常、神经系统抑制等。因此,癫痫患者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期间应严格避免饮酒。
此外,服药期间,还需警惕含酒精的饮食,例如含酒精的饮料可乐、格瓦斯等,以及含酒精或发酵过程中产生酒精的食物,例如酒心巧克力、醉虾、醉蟹、泡菜、豆腐乳、蛋黄派、荔枝等。
总之,为了您的健康,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如果不确定所服药物是否与酒精有禁忌,请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记住,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神经内二科副主任医师 费鹏鸽 审核:神经内二科主任医师王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