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Science Park

科普园地

科普园地

健康科普专家讲座失眠症疑病症抑郁症焦虑症
健康科普专家讲座失眠症疑病症抑郁症焦虑症癫痫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恐惧症躁狂症癔症自闭症多动症神经官能症成瘾行为心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健康科普 | 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6 16:36:57 浏览:572人

2024年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World Hypertension Day,WHD)”,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首先,关于“精准测量”。①.起码我们要主动测量。目前的问题是很多人“不量”、“不想量”、“懒得量”。“医生,我什么感觉都没有,肯定不会有高血压”。我们不能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发现太晚了。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都是逐渐升高的,因此没有“头痛”的感觉,容易大意,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有高血压,从来不测量血压,直到有一天出问题去医院了,才恍然大悟:“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的”。②.尽可能规范测量。测量血压很简单,做到规范就更好了。通常早上6时~8时以及下午4时~6时是血压的高峰阶段,这是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段。大多数人是右上肢血压相对较高,因此选择右上肢测量血压。用常见的臂式血压计,测量时选择坐姿,上臂放松放于桌上,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弯曲,袖带的高度保持与心脏水平,袖带的松紧能放进1-2个手指,袖带下缘在肘窝上2厘米。测量血压前应休息5-10分钟后,测量时不要说话。

其次,关于“有效控制”: ①.起码我们要有控制血压的想法。“医生,我是有高血压,但没有不适感觉,所以不用吃药管它”,有的人明知血压高,却不在乎。没有不适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过高的血压破坏你的血管、心脏、大脑、肾脏、眼睛和其它器官,最终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降压药物是有副作用,但如果按照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与高血压的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算得上微乎其微,即便你的副作用很明显,总有一款降压药适合你。②.尽可能有效控制血压。这需要我们按时服药,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若血压长期控制不达标,会出现头部不适、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失眠、焦虑、烦躁,当血压特别高时还可能出现高血压脑病、意识障碍、幻觉、妄想。还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容易让我们焦虑、抑郁,从而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压波动,单纯服用降压药物有时效果不好,可以通过抑郁评估、焦虑评估、睡眠评估等对精神压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寻求精神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最后,关于“健康长寿”。如果我们从小就疾病不断,出现多种并发症,如何保持健康?我们如果都不在乎自己的健康,到了一定的年龄一身毛病,怎么长寿?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血压,更需要关注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的血压,也要做好对不重视健康的人的科普宣教。①. 高血压有逐渐年轻化趋势,儿童高血压的发病逐年增加。儿童高血压80%以上为继发性高血压;以肾性高血压最多,还有内分泌疾病、维生素D过剩等引起的。原发性高血压与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不健康饮食习惯、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有关。儿童由于对病情表述不清,高血压不易被发现,常常需要父母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若不治疗会发展为成人高血压,需长期服药。②. 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疾病的本身的原因以及药物的原因,不愿意活动,代谢容易出问题,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更高,而且有些患者反应迟钝、无法有效表达,需要家属及医生帮助发现,特别是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患者,每次找精神科医生就诊时可以测量血压,注意有些药物对血压的影响,及时识别,控制体重,合理调药,延长寿命。

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对自己患病的“知晓率”低。其实,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压长期居高不下。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作者:内科副主任医师魏旭明 审核:内科副主任医师张东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