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每年的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我国的主题为:“强肌健骨,防治骨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使骨骼变得脆弱的疾病,可能导致髋部、脊柱等部位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常会误以为运动会增加骨折的风险。然而,实际上,有些类型的运动可以帮助强化骨质疏松患者的肌肉和骨骼,增加骨密度,还有些运动可以改善平衡能力,从而有助于防止跌倒,降低骨折风险,并且能够改善体态、缓解疼痛等。
骨质疏松症患者并没有通用的最佳运动方案,在进行锻炼时需要考虑到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已经丧失的骨量,以找到最安全、最愉快的活动方式。
通常建议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以下类型的运动:
1.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包括使用器械、阻力带或自身的体重来强化肌肉、肌腱和骨骼。力量训练尤其有助于锻炼背部肌肉,这对保持良好体态非常重要。此外,相较于其他运动力量训练更有利于增加骨密度。
2.负重有氧运动
负重有氧运动包括站立进行的有氧运动。例如散步、跳舞、使用椭圆训练机、爬楼梯等。这类运动直接作用于腿部、髋关节和下脊柱骨骼,可以减缓骨量丧失。游泳和骑自行车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它们不能提供骨骼所需的重量负荷以减缓骨量丧失。
3.柔韧性运动
通过全方位的关节运动可以帮助您保持肌肉正常工作。伸展运动最好在肌肉活动之后进行。例如,在运动结束时,或在进行了10分钟的热身后进行。伸展应该轻柔、缓慢进行,不要弹跳。注意应避免那些可能导致脊柱弯曲或需要弯腰的伸展运动。
4.稳定性和平衡性训练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避免跌倒尤为重要。一些简单的运动,如单腿站立或太极等,都可以帮助提高稳定性和平衡感。稳定性和平衡性训练可以帮助肌肉协同工作,降低跌倒的可能性。(作者:重点实验室主治医师韩勇 审核: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护师郭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