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Science Park

科普园地

科普园地

健康科普专家讲座失眠症疑病症抑郁症焦虑症
健康科普专家讲座失眠症疑病症抑郁症焦虑症癫痫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恐惧症躁狂症癔症自闭症多动症神经官能症成瘾行为心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孩子自伤,到底是怎么了
健康科普 | 孩子自伤,到底是怎么了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22 17:30:39 浏览:523人

越来越多的自伤现象出现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他们通常利用一些尖锐的学习用品如剪刀、笔尖等物品进行自我伤害,或用自己的指甲挖自己,用手拍打自己,最常见的伤害部位是手腕或前臂,其次为头面部、手部、上臂或肘部、腿部等,也可能同时伤害身体的多个部位。出现的频次不等,对每个孩子的影响程度不一,且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当家长知道孩子情况后,好多家长在考虑“我的孩子好好的、这到底是怎么了?”

目前这种现象已经成为被社会所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在我国的样本中,在校青少年出现一次非自杀性自伤的比例为22.37%,多见于13到17岁年龄间,15-16岁达到高峰[2]。那么,发现有上述行为,我们该怎么办?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

首先,作为父母,先不要恐慌无措,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孩子可能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绪“感冒”,需要我们陪伴、倾听与支持关爱。也提示我们,自己的家庭关系是否出现了问题,亲子关系还好吗?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一切如常吗?抛开自己的固执偏见,想想我们是否只一味地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并抱有殷切的希望,是否只会批评与指责,是否给孩子些时间,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多看看孩子的状态。可以的话,将自己本能的那部分生动的绽放出来,把焦点放到自己身上,审视一下“我们和孩子站在同一角度思考问题了吗?是不是很久没认真听孩子说话了?我们的决定都是对的吗……”;活好每一天,和孩子一起成长,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然后关注他/她遇到的困难,和孩子一起去面对,一起解决,成为孩子的向导,和孩子一起学会管理情绪、控制行为的方法,逐步建立正确的三观,加强处理问题的能力,构建坚强的意志及强大的抗压能力。

其次,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孩子的行为是您不能改变的,一定要学会寻求帮助,尤其是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的支持指导。在常见的病例中,父母往往显得无能为力,感觉自己怎么做都是错的,委屈无奈又无助。但想到要去精神科就诊面露难色,认为去精神病医院是丢脸的,自己的孩子不是“精神病”,有的选择带着孩子去旅游散心就好了,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恶作剧,是任性,是青春期的叛逆,认为“等等”就好了,从而错过早期干预时间。所以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出现的“自伤”行为,这种现象也可能是精神心理出现了问题,需要早期进行识别干预,减少对孩子社会功能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青少年群体面对的压力也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学习的压力,也有人际、社会的压力,他们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不是我们大人眼中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所有问题都解决的时代,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帮助孩子度过坎坷期,建立健全的人格,迎接美好的明天。

 (作者:医务部副主任医师高志涛    审核:精神九科主任医师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