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根据世界过敏组织(WAO)的统计,全球有近40%的人曾经或正在被过敏困扰。过敏性疾病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目前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过敏”无处不在。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病、某些皮炎等。“过敏”不分男女老幼,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见到或听到一些事情,有的人吃了花生、桃子会嘴唇肿胀、皮肤痒、肚子痛、呕吐,甚至有人吃了腰果而丧命;有的人在春、秋季节,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发生哮喘;有的人服用某些药物或注射某些药物会出现皮疹,严重时出现心跳、呼吸暂停…这些都是过敏“惹的祸”。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由药物制剂引起的类似过敏症状的不良反应。轻则表现为皮疹、哮喘、发热,重者会有生命危险。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有抗生素类、抗精神病药物、含碘制剂、生物制品、局麻药物、抗肿瘤药物、中药注射剂等。过敏反应分为速发型过敏反应和迟发型过敏反应两种。速发型过敏反应容易被发现,而迟发型过敏反应一般在用药数小时后甚至数天后发生,不易被发现。近年来,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加。例如:一女士因为感冒,在家门口附近的诊所输液治疗。由于要注射头孢类药物,特意做了皮试,结果为阴性,不存在过敏风险。没想到就在输液的第三天,刚输上液就出现了严重的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随后就没有了意识,身边的家人见状就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其紧急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医生诊断为严重迟发过敏反应导致的休克后,迅速展开抢救工作,才将她从死亡线上拉回。
那么,药物过敏反应是怎么分型的呢?一般分为速发型过敏反应和迟发型过敏反应。根据免疫机制的不同又分为Ⅰ、Ⅱ、Ⅲ、Ⅳ四型。
速发型过敏反应:通常在给药后数分钟到1小时之内发生,Ⅰ型为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典型症状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流鼻涕、打喷嚏、憋闷、呕吐、支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等。
迟发型过敏反应:通常在给药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包括Ⅱ、Ⅲ、Ⅳ型。Ⅱ型为抗体介导的溶靶细胞过程,例如药物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Ⅲ型为免疫复合物介导,例如血清病、药物相关性血管炎等。Ⅳ型为T细胞介导,例如药物接触性皮炎、固定性药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
由于疾病的需要必须要使用药物,而用药又有过敏的风险,特别是迟发性过敏反应不易被发现,那么,患者该怎么去做呢?
1、患者对自己的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要知晓,因为过敏具有遗传性,研究发现,如果父母都是过敏体质,子女有60%~70%的可能性也是过敏体质;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过敏体质,子女则有40%~50%的可能性被遗传。
其次对自己曾发生过过敏反应的药物应严禁再次使用。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应慎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2、既往仅皮试阳性患者,应为“既往皮试阳性”,而不应认为是对该药物“过敏”。皮试结果阴性者,也并不代表不会发生过敏反应,用药前必须熟记医生交代的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及过敏反应的症状,思想上有所警觉,以便在用药过程中感觉不适时能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及早发现异常,赢得抢救时间。
3、用药过程中,自己要留意用药反应及病情变化,不要误认为皮试阴性或用药几天无过敏就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时刻谨防迟发性过敏反应发生。一旦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作者:病案管理科副主任护师魏蕤荭 审核:精神十科主任医师杜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