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Science Park

科普园地

科普园地

健康科普专家讲座失眠症疑病症抑郁症焦虑症
健康科普专家讲座失眠症疑病症抑郁症焦虑症癫痫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恐惧症躁狂症癔症自闭症多动症神经官能症成瘾行为心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中医对失眠症的认识
健康科普 | 中医对失眠症的认识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25-02-25 09:02:42 浏览:649人

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最早记载于《内经》中为“不得眠”,属于“不寐”范畴,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失眠症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因,中医将失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肝郁化火型

症候表现:急躁易怒,心烦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胸闷肋痛,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等。

核心症状:急躁易怒,心烦不寐,多梦,彻夜不眠。

治法:疏肝解郁,降火安神

推荐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二、痰热内扰型

症候表现:睡眠不安,心烦懊恼,头重目眩,胸闷脘痞,痰涎壅盛,泛恶嗳气,舌质红,苔黄腻等。

核心症状:睡眠不安,心烦懊恼,头重目眩,胸闷脘痞。

治法:健脾化痰,消热安神

推荐方剂:黄连温胆汤加减

三、心脾两虚型

症候表现: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等。

核心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推荐方剂:归脾汤加减

四、心肾不交型

症候表现:心悸不安,心烦不寐,伴头晕耳鸣,腰酸足软,健忘遗精,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津少,舌红少苔等。

核心症状:心悸不安,心烦不寐,头晕耳鸣,腰酸足软。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推荐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

五、心胆气虚型

症候表现:不寐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再寐,胆怯心悸,触事易惊,终日惕惕,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等。

核心症状:不寐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再寐,胆怯心悸,气短自汗。

治法:补益心胆,安神定志

推荐方剂:安神定志丸加减

失眠症按中医分型复杂,应根据病人不同证型,进行合理加减,辨证得当,因人而异,实施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药学部主管中药师 刘伟杰 审核:药学部主任中药师 张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