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l Care Management

医护管理

医护管理

医务管理护理园地医疗保障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护管理 >护理园地 >优质护理 > 一场奇幻的梦境之旅
一场奇幻的梦境之旅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25-04-21 15:15:47 浏览:251人

凌晨十二点半,刚下夜班的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洗漱过后,倒头就睡。再睁眼时,刺眼的灯光伴着嘈杂的喊声环绕着他。我茫然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手上熟悉又陌生的腕带,心里冒出一万个疑惑:我在里?这是怎么了?

反应过来的我迅速冲出病房,跑到护士站门口疯狂敲门,一边敲一边喊我是护士,我没有病,你们搞错了”“3床情绪不稳,不合作,扰乱医疗秩序,医嘱临时给予冲动行为干预治疗一次。“好的,3床病情又波动了,这周好几次了”“医生开了医嘱,给予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太乱了”被约束后,手腕和脚踝处的束缚带仍带来明显的压迫感,短时间内即出现麻木、酸痛。尝试挣扎时,束缚带越来越紧,无助感越强烈。后来,我被打了一针,脑袋一片空白,呆呆看着天花板,一言不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稳定后的我得偿所愿地到达了二级病室,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医生护士查房,因为时我可以询问出院的事却在查房时突然发现原来我一直很熟悉的查房模式是多么令人窒息——它预设了答案的框架,剥夺了真实表达的空间,出院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仿佛再次把我打入冷宫。

历尽千辛万苦,我终于出院了。当我迈出病房呼吸到第一口新鲜空气后,我开心笑了。可慢慢的笑容僵在了我的脸上,因为我发现家人看我的眼神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温和,取而代之的是恐惧、焦虑。回家后,我发现家里的气氛变得如履薄冰。当我沉默时,家人不断追问"你是不是不开心?"当我正常表达愤怒,就被紧张地问"要不要加药?"全家人的表情都变成"情绪晴雨表",时刻观察我脸色。慢慢,我开始不愿意说话,不想和他们沟通。天天在家里,我变得易怒易焦虑。终于在一个熟睡的晚上,他们又把我送到那个熟悉的地方……

嘀嘀嘀,嘀嘀嘀,我在睡梦中醒来,手机闹钟不知道响了多少次,床单也被汗水浸湿。看到窗外明媚的阳光,一时间我分不清哪是梦境哪是现实,直到我家猫猫仰着头蹭我的时候,我才确定那只是一场梦。虽然只是一场梦境,但让我感觉到无比的真实。回过头想想梦境,想想我平时的工作,脑海中自动浮现出之前领导强调的约束原则:无其他可替代措施最低程度,最短时间。还有对病人的将心比心,人文关怀。更重要地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疾病、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早日重返家庭,重返社会。

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我们不能只看到症状而忽略本身;不能只看到烦躁而忽视原因;不能只关注过往而轻视将来。既要保障患者安全,还要真正能助到他们,更要尊重尊严,将治疗护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能真正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文/精神一科 韩竞源)